前深圳市领导再次推销“深港高科技产业走廊”概念
横琴新区能做起来,深港经济融合的高科技产业走廊也一定行。
演讲者 | 李罗力(中国 [深圳] 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本文为中制智库(ID:CMThinkTank)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及作者信息。
自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由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背景下,未来的深圳,未来的中国,该如何打通内循环和外循环?如何实现开放再开放?
深圳的意义不只是要开放再开放,而是要带动更多的地区和城市一起迈入新时期的开放。很多城市也打出了“北方深圳”等口号,学习深圳,赶超深圳,它们可能是青岛、可能是海南岛、也可能是西部的成都等等。谁会是下一个机遇之城?
近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李罗力、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助理教授黄汉伟博士与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博士一起在第十一期“中国制造大讲堂”直播间探讨了“深圳40周年:开放再开放”话题,回答上述疑问。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李罗力,实际上也是创院院长。李罗力曾做过深圳市委副秘书长,小平南巡的时候,他还兼着街道办的主任,所以对深圳是非常了解,对深圳的过去,对深圳的未来,也是一位很有发言权的专家型的老领导。
以下为李罗力的演讲内容速记,中制智库整理——
谢谢主持人!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一期的《中国制造大讲堂》。
这一期的主题是关于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改革开放再出发,我想就围绕深圳再出发这个主题,讲几个观点。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改革开放40年以后,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地,在新的时代,未来应该怎么样再发展,再出发。我觉得很多人在讲这些观点中有某些方面还应该再强调,或者说我认为很多人关注的还不够。
我今天就讲四个问题:一是深圳未来要成为新时代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个样板和示范,要为全国做出新的示范;二是深圳要在创新基础研发方面成为中国的一个基地;三是深圳要成为新时代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新战略结点;四是深圳要成为新时代社会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样板和示范。因为时间关系,我主要谈谈观点。
深圳民营经济为什么能发展得好?
首先我想讲第一个问题,深圳要成为一个新时代发展民营经济的样板和示范。
对于深圳为什么现在能够成为中国在创新、科技、经济发展各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的这样一个城市,有很多的理解。有些包括内地的经济学家也好,内地的政府领导也好,都很强调深圳政府在深圳的改革开放当中的重要作用,深圳政府做了很多的工作,制定了很多的重要政策,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这是对的。
但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因为深圳的民营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发展是最好的,在我看来是超过北京,超过上海的。设在深圳的民营企业我不细说了,深圳很多的龙头民营企业,现在不但是国内著名的大企业,甚至是全球著名的大企业。
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深圳具有了强大的民营经济,才创造了深圳经济发展的奇迹,创造了深圳创新发展的奇迹。
深圳的民营经济为什么能发展得好呢?
我简单的说一下,一个就是深圳作为第一个杀出血路的特区,要杀出一条市场经济血路的特区,一开始就是特事特办,新事新办,就是改革创新,所以在深圳,从上到下,大家的思想都比较解放,观念都容易转变,解放思想,在这方面,深圳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再加上深圳又是一个新建立的城市,它没有老城市过去老的、大的工业城市所具有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因此它是一张白纸,非常容易描画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蓝图,这是一条。
另外一条就是政府,深圳政府在过去发展的长期时间里,基本上做到了维持良好的政企关系,政府基本上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坚持做政府该做的事,不插手企业,给了民营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让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去发展,这也是深圳民营经济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很重要的前提条件。
第三个原因就是深圳比较注重法制。在40年发展历程中,深圳发展成为一个比较重视法制的城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毗邻香港,香港是一个法制化非常成熟的国际化大都市,对深圳形成法制环境,起到了很好的推进和引领作用。再一个深圳改革开放以后,是引进外资的最大、最成功的典范,你引进外资,就必须要注重法制环境的营造和完善,不注重法制,不按照法制的规矩来约束自己的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那外资是不会进来的。
第四个原因就是深圳的社会诚信发展的比较好,诚信度比较高。在深圳,政府要讲政府的诚信,企业要讲企业的诚信,形成一个很好的社会生态和氛围,这样也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所以,深圳在前40年里,民营经济创造了深圳经济发展的奇迹,民营经济又使得深圳高科技发展创新,完善法制,市场诚信不断的提高,并形成了非常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它既是促使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民营经济反过来又推动了深圳在这方面的大发展。
我认为,深圳在新时代里,要更好地发展民营经济,要为深圳的民营经济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营商环境、金融环境、法制环境和诚信环境,要充分利用深圳的地方立法权,日益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日益成熟的金融及法制诚信环境,解决目前国内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
深圳还要把搞好民营经济的做法经验进一步推广到国内其它地方去。我觉得未来我们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和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本出路还是在民营经济。深圳说实在的,在民营经济方面特别中小微民营经济方面,同样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所以深圳在这方面要再出发,要在这方面成为全国的典范和样板。
深圳应该成为中国创新的基础研发基地
我的第二个思考就是要成为新时代中国创新的基础研发基地。
我们知道,深圳过去不是中国的基础研发基地,因为原来我们国家的科研布局,著名的大学,科研机构,几乎都部署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西安这些原来的中心大城市。深圳作为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学很少,科研机构原来几乎也是空白。
但是深圳的强项在哪儿呢?它的企业研发非常强。像华为、像中兴、像比亚迪,各种吧,我们著名的民营企业,他们都非常重视研发。而且企业研发成为深圳这种创新性城市和应用性研发科技走在全国前面的重要原因。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在应用研究上,在应用科学加持性的创新和应用性的创新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但是真正的基础科研,现在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它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在全世界遥遥领先,可以说比我们超前了有人说10年,有人说15年,有人说20年,总之是很超前的。
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赶超先进发达国家,基础科研力量、基础科研领域一定要走向世界前列,这是我们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且在中美贸易摩擦中间,大家都感觉到像芯片这种最高精尖的科研领域,西方是完全可以掐我们脖子的。
在这方面,我认为深圳应该成为新时代科研的一个重要基地。近10年来,深圳非常重视大学的引进,把顶尖的科研机构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引到深圳来,把很多重要的实验室引到深圳来,大学建到深圳来。这也创造了深圳发展基础科研的条件。
另外,由于深圳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好,在深圳发展基础科研,会突破我们过去的基础科研领域,比方说大学与各种科学研究室过去都是一种体制内的,官办体制成长起来的,它不能够注入市场的力量,不能够注入民营经济或者民营资本,或者民营科学人才的力量。
所以,我觉得深圳可能在这方面要发挥一个新的作用,在新时期里,成为我们国家在基础科研里面运用新型的市场机制来创新发展的基础科研基地,不能再走国内现在基本上行政化的科研机制老路。在这方面,我觉得深圳要创新,要担当,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的出发点,要为国家做出新贡献。
深港高科技产业走廊要像横琴新区那样搞起来
我的第三个观点就是深圳要成为新时代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结点。
大家都知道,在前40年里,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战略结点,这是大家的共识了,毋庸置疑。在新的时代,以国内循环为主,以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里,深圳怎么样再成为一个战略结点,深圳应该继续发挥作用,搞深港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在深港经济的融合上,要创造我们新的战略格局,就是以国内循环为主,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这样一个新格局的战略结点。
所谓战略结点,我觉得一个是它必须有独到的优势,第二有它的不可替代性,第三,它能够发挥重大作用。我强调的是深圳、香港的经济融合,要注意,我强调的是经济融合,而不是像以前说深港之间是一个以香港为主,深圳更多的是引进香港的金融资源,一些国际资源,市场资源,成为一个战略通道,成为一个桥头堡,不是这样,是真正的深港经济要融合起来。
只有深港经济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深港都市圈,才能在未来中国这种大格局中,发挥重要的战略结点作用。我都不细讲,因为时间关系。怎么来融合呢?这是我几年来都强调的一个观点,在香港新界的十几平方公里,现在的禁区,加上深圳福田区、保税区很多的面积,要建立一个十几平方公里的高科技产业带,我把它叫做高科技产业走廊。
在这里,要实现中国工业4.0概念,就是我们新兴的产业,高科技的产业要在这儿布局。在这儿布局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它对国内和国际的企业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国内企业来说,香港是一个国际免税港,进口到这里的很多的产品都可以免税,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企业的生产成本。很多原材料,半材料,都可以免税进口,在这儿生产,它的成本会大大降低。
另外一方面,(香港)又是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一个良好的通道。比如国内企业在这儿,就是香港制造,目前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很多地方还受到一定的阻碍。香港制造可能就比中国制造要好得多,这样有利于国内的企业在这里生产,在这里出口。对国际企业也是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对国内企业来讲,又可以免税,在香港生产的产品,很多产品是可以免税进入内地的,对国际企业也有吸引力。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实际上这个我都不多讲,在这十几平方公里的科技产业走廊里,以香港治理的模式为主,香港治理的法律、政策各方面为主,就业以香港的就业,劳动力就业为主,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经济问题,实际上是把制造业再带回到香港,但是这个制造业就不是原来的加工贸易企业了,现在就是高科技企业,新兴产业。
解决大量的香港就业问题,解决了香港现代服务业的问题,它为谁服务?以前它空心化,它是为内地服务,现在有了本土制造业,香港的金融,香港的物流,香港的高端的服务业都可以为本地的制造业来服务,而且产生税收,产生就业,对香港的经济有巨大的好处。
同时,这十几平方公里,又可以建很多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解决香港很多居民的住房问题,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问题。既带动了香港经济,发挥了香港重要的新的战略作用,还能通过与香港的经济融合,深港经济融合,形成国内国际大循环的新的战略结点。
另外,辐射内地,这个时候按照深圳和香港的经济融合,这样一个深港都市圈,它会对国内,不仅对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地区,或者粤东地区,甚至到国内,都会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也就会对国内的经济大循环起到重大的作用。
能不能做呢?我认为虽然现在提供的想法也很多,而且深港合作说实在的,这么多年都是深圳积极的不得了,香港那边基本没动作。现在所谓的深港的河套地区,一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到现在实际上还是一片空白,没有动静,为什么?香港不积极,能不能做?我觉得看中央要不要决策,有没有大决心。
中央要有大决心来做,就一定能做起来。先例是什么?就是现在澳门跟珠海搞横琴岛开发,澳门已经在珠澳横琴开发区做了,实际上也是打造新型的产业区,为什么不可以在深港做?而且深港要做的意义、重要性、战略性,远远高于珠澳,这个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说。
所以珠澳能做,中央那么支持,作为国内的重大战略定位,为什么不在深圳跟香港搞一个高科技产业走廊?这个意义非常重大,而且对于中国未来的开放,对于中国未来在全球的产业链中间,在全球的发展中间,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非常重要。
所以我一再的呼吁,而且我现在也在继续推进这个事情,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大讲堂,也把我的观点得到一个宣传,这是我讲的第三点。
深圳要成为社会改革和社会治理的新样板
第四点,就是深圳要成为新时代社会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样板和示范。
我觉得这一点,大家讲的很少很少,大家现在关注深圳都是从经济领域,或者说几乎大部分,绝大部分都在讲经济领域,其实深圳在社会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头。
其实对民生问题,对社会改革和社会治理这方面,我们是不够重视的,是忽视的。我觉得从党的十八大以后,非常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改变过去以GDP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认为非常正确。
党的十九大以后,以人民为中心的这条路线不断在强化,就是要大力推进社会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改善人民生活,增加人民福祉,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进到最直接围绕群众利益的社会领域和民生领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这点上,真的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成为我们新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
在这方面,我觉得这些年来,深圳还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当然这跟深圳的这种政府对市场的尊重,法制建设的成熟,包括民生领域的关注有关系。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在深圳形成了民间第三方机构监督政府,以及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机制,在这方面,深圳走在前列。我所领导的马洪基金会,现在开展了一个叫政府工作民间评价的金秤砣奖评议活动。评什么?评政府的政务公开。
我们不但在深圳做了七届,深圳的40多个政府部门和10个区,都是我们进行政府政务公开、民间评议的对象。同时我们现在已经开展到全国,现在我们全国31个省的省政府,32个中心城市,我们都开展了第三方民间评价金秤砣,而且现在这个活动搞得非常好。
这方面,可以说有很多人跟我说,这只能在深圳做,这就说明深圳在社会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推动政府转型,推动政府公开透明,监督政府,同时政府也接受社会的监督,等等这方面,我们深圳是走在前面的。
第二个例子,深圳在抓民生时事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很多先进经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深圳市福田区在2014年首创了民生微时事,卫生微时事,就是直接在社区里面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项,通过政府也好,有资金的支持,项目的支持,然后在社区里发挥民主的作用,发挥社区管委会、居委会,社区老百姓的作用,大家来定项目。
这种民生微时事,实际上是直接解决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当然这个民生微时事作为现在来讲,还有很多的发展的空间,还是在一个新生事物,但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都在学习主抓的政府的民生项目。所以我们想,在抓民生时事方面,深圳也是走在前头的。
第三个就是深圳在抓基层的社会改革,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从2014年,我就不多说,2014年我们国家民政部开始在全国建立了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深圳从2014年以来,深圳的10个区都成为全国的典型。
而且现在深圳有一个现象,就是每一个区在做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在社会改革方面,在抓民生时事方面你追我赶,每个区的领导,区委书记,区长不断的在这方面动脑筋,想点子,突出新典范,突出新样板,争取都成为全国的学习典范,非常值得全国学习。
深圳已经不是说在创造GDP,在招商引资,在搞房地产,在搞大园区等方面你追我赶,而是更多的在社会治理、社会改革方面,形成了10个区之间的你追我赶。这些方面,我只举了个例子,就说明深圳在社会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方面,走在前面。
我认为,未来新的发展时代,深圳要继续在这方面成为样板,成为改革创新的示范。这样再出发,再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标杆,再立新功,再创奇迹。
谢谢,我的观点说完了。
背景资料——
“美好制造”中国制造大讲堂由中制智库和新浪财经、工信部华信研究院联合出品,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协办、学术支持,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中制智库”官方抖音以及多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新浪财经源发,网易财经、凤凰财经、搜狐财经、和讯财经、36氪等多家媒体平台联播,基于小鱼易连专业直播平台和讯飞听见语音转写平台,采用云端座谈、线上交流的形式,每期课堂邀请政商学媒等专业人士,从不同的角度为当下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走势带来精彩的解读。
深度开放的52个领域中,中国最大贸易协定仅开放了8个
【往期中国制造大讲堂】
张明 | 刘世锦 | 顾强 | 刘志彪 | 苏晨汀 | 华杉 | 管清友 | 黄益平 | 杨志明丨刘利华丨刘世锦丨贾康丨吴甘沙丨吴晓波丨王宏广丨周长益丨陈志武丨秦朔丨张维迎丨夏斌丨余永定丨姚洋丨施展丨马光远丨单忠德丨赵晓丨曹仰锋丨刘九如丨屈贤明丨迟景朝丨吕廷杰丨梁宁丨童有好丨蒋锡培丨新望